印度相关部门8日批准了总额为1068.3亿卢比的纺织业制造促进计划。
这是印度去年提出的总额为2万亿卢比的制造业促进计划的一部分。为促进高端制造业,印度政府去年提出,在未来5年内,在10个制造业领域,实施2万亿卢比的制造业促进计划。纺织业是其中之一。
此前,印度相关部门已经批准了1219.5亿卢比电信设备的投资促进计划。有关汽车的促进计划可能也将很快获批。
印度商工部表示,实施纺织业促进计划,目的是提高印度纺织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印度纺织产品的出口份额。同时,由于纺织业女工偏多,促进纺织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印度女性的就业率。
早在2014年,莫迪政府就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本次最新推出的制造业促进计划(PLI)可以看做“印度制造2.0”,目的是提升印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出口竞争力,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该计划也能为印度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创造大量的出口,但至于最终效果如何仍需持续观望。
去年11月印度政府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万亿卢比在10个制造业领域推进制造业促进计划(PLI),这十个制造业领域是高级化学电池、机电产品、汽车、制药、电讯网络、纺织产品和技术、食品制造、太阳能技术、白色家电以及特种钢。
自莫迪政府推行所谓的“自力更生”计划以来,已经减少了许多中国商品的进口,而且希望能以自己的市场规模吸引到制造业投资者来到印度投资。
印度的经济情况不佳,而为何总想靠自己本国来力挽狂澜呢?这其实与其总理莫迪有着莫大的关系。据悉,2014年,莫迪刚上任就推出“印度制造”的计划,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之心,想要赶上中国的心蠢蠢欲动。
莫迪在近几年大力推动“印度制造”,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其制造业在三大产业中不升反降。此外,近期印度拿出相当两个卢森堡面积一样大的土地,来吸引想从中国市场转移出去的企业,但是考虑其印度的发展潜力,制造业似乎对印度此次的土地优惠政策并不感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局在此前还修改外贸政策,要求部分国家在印度投资需要获得印度政府的批准。这被认为是有意限制中国企在印度的投资,印度一方面想要吸引外企,而另一方面又出台有限制要求的外贸政策,这动机着实令人困惑。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疫情还在不断扩散,其生产还面临着很大难题,其刺激经济政策能否推动复工复产还有待观察,其政府或许不应只重视其国内的发展,更应把目光看向外面的世界,改善其进出口政策,或许这才是一味能够重振印度经济的良药。
印度的纺织业为出口做了多少贡献?
中国棉花信息网编译 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业产业链总就业人数超过一亿之多,纺织业在印度出口总利润中贡献了12%利润率。
然而印度在2013-2019年的国际市场中纺织服装出口的表现并不乐观,始终徘徊在340-390亿美元区间,没有明显增长。但相反的是,印度的纺织服装进口额在四年内快速上升,从之前的5.5亿美元提高到了8亿美元。
从出口品类上看,印度的原材料和纺纱出口占比较大,而价值更高的成品的市场份额较小,而中国则相反,大部分市场份额集中在中下游。另外印度的出口以棉制品为主,而全球消费中化纤的占比越来越大。因而最近印度政府推出了针对化纤生产激励计划:
印度纺织部决定,预计给到人造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106.83亿卢比(约等于1.45亿美元)的财政支持,并没有给到棉类服饰。其中大致包含了40种人造纺织品和10类产业用纺织品。例如人造纺织品中的毛织运动衫,帽衫,牛仔裤,袜子,衬衫等和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尿不湿,医疗敷料,绷带和安全气囊等。此计划将由纺织部在短期内推广实施。
生产激励计划虽会给印度带来不少投资与并购的机遇,同时也会是挑战与风险。每类产业的投资并购要求都会有所不同。对于新地皮的开发投资来讲印度政府的要求则是不能低于50亿卢比(约等于0.68亿美元)金额的投入,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实现每年50%出口增长率。
来源:新华财经,环球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