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国家2019-09-23

我国工业发展走了一条艰苦卓绝、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改革开放的道路。面对工业发展的成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感慨道,中国有今天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70年来工业战线的辉煌成就是基础和支柱。

“70年的工业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教训;既有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差距和不足。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长期奋战在工业战线的李毅中表示,应从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大的阶段来划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

在他看来,前30年的发展历程里,又具体分为194910~1957年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58~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以及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工业艰难前行阶段。这30年里,尽管遭受波折,但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2012年之前为工业发展高速跨越阶段,从2012年到现在则是推进工业由大变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李毅中表示,进入新时代,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正视差距和短板,进一步激发自主创新、奋发图强的动力和活力。工业战线应不忘强国富民的初心,牢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弘扬中国工业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从规模上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的GDP90万亿元,折合美元是13.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6%;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工业增加值2010年开始超过美国,2018年为30.5万亿元,4.5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4%;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41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

从产量上看,500多个工业品,有220个世界第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去年出口16.4万亿元,折合2.48万亿美元。进口世界第二,14.1万亿元,约为2.14万亿美元,加起来超过30万亿元,折4.62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量的11.75%,美国占10.87%

从质量上看,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跟跑、并跑,到现在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领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有16个,每个投资数百亿元。现在很多都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上往前迈了一大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一批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5G技术现有专利占世界的30.3%,航空方面有C919大飞机、歼-20,航天有大功率火箭、绕月工程、北斗卫星;再如蓝鲸1在南海发现可持续开采可燃冰、华龙一号核电、复兴号高铁机车等,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领域。

 

相关内容

内部信息登入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