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上涨,离岸、在岸人民币分别升破6.37和6.38,均已创下三年新高。
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为背景,做为全球重要的原材料进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的中国,人民币升值带来更为复杂的局面。
日前,全国外汇市场自律会议强调,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01中国外汇市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日前,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提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
在这一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
会议认为,当前外汇市场总体平衡。未来,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
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不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
会议强调,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企业要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否则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还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要坚持不懈,持续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制度护航,注重实效,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02人民币升破6.4关口,美指跌破90
自今年4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5月28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上涨,截至发稿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升破6.4元关口,来到了6.3元时代。
5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72个基点,报6.3858,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4030,来到6.3元时代。此外,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已处于6.3元时代。
受疲软美国经济数据打压,美元兑主要货币延续近两个月的跌势。截止28日,美元指数最低报89.9865。
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美元指数出现明显波动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的主因,此外,中国经济情况是汇率波动背后的基本面因素。
唐建伟预计,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保持双向波动特征,延续稳中略升趋势,将在6.3元至6.7元之间波动,中枢在6.4元至6.5元左右。全年汇率升值幅度将明显小于2020年。
中金报告表示,美元指数的走弱是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但随着全球复苏深化和国内增长动能放缓,预计人民币未来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可能有限,需警惕一定程度的回调风险。
03人民币升值, 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的是进口企业。 人民币走强,对于进口企业是利好。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盈利。 尤其是在当下,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企业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因此,人民币升值也会减轻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带来的压力。
愁的是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因为出口产品成本提高,进而影响出口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存在汇率风险,导致汇兑损失。人民币升值,叠加原材料上涨、海运价格上涨,对出口影响较大,会进一步压缩中小外贸企业利润和生存空间。
04人民币持续升值所带来的影响
市场人士认为,在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周期下,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目前我国进口 金额的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人民币持续升值下进口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会有所减弱。
出口方面,短期内来看,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话会导致国内商品出口优势减弱,但目前全球来看,国内疫情控制最好,欧美等经济体疫情反复,全球供给能力修复受挫将持续拉动我国出口或抵消了部分货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持续升值相当于增加了海外市场从我国的进口成本,会影响国内出口,进而增加国内商品供应,利于国内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来源:外跨研究中心、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