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面临的短期不利因素
美国大选结果会对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造成直接的影响。尽管这些年一直在讲理性看待美国的问题,相对于关注美国对华政策,更应该着眼于当前全球产业重构的危与机,做好自己的产业布局和价值链构成,但特朗普上台会有极高的概率加剧对华的贸易战。根据2024年早些时候《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已私下里与顾问人员讨论了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的可能性。
而汇率将会是影响出口的另一大因素。自2024年9月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7,尽管这有集中性结汇的原因,之后又有所反弹。但总体而言,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进入缓慢的升值通道。按照历史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经验来看,美元升值的时候,买方采购必然要求降价,但是当人民币升值后,采购价格恢复困难重重。尤其是对于价格敏感的外国买家来说,可能会减少对华商品的采购。
2行业面临的中长期不利因素
纺织服装行业的信用风险在这几年显著增加,行业买方加速洗牌,传统大买方破产频发。2024年4月下旬,被誉为美国第六大专业服装零售品牌EXpress宣布破产清算;2024年5月初,另一个美国服装品牌Rue21申请了破产保护。新零售同样存在破产风险,2023年9月,美国名服装电商平台Soft Surroundings也宣布申请了破产保护。
欧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3年3月,德国最大的时装零售商Peek & Cloppenburg申请破除重组;德国的时尚零售商Peter Hahn于2023年10月申请了破产保护程序。
更有些时尚品牌在近些年进行了多次破产。Esprit自2020年就申请了保护性破产程序后,2024年5月又一次申请破产。荷兰品牌Scotch & Soda自2023年3月其荷兰国内分公司申请破产后,2024年6月又申请了欧洲子公司的破产。更有夸张的时尚零售连锁店Sinn在2008、2016、2020年,以及2024年8月初,累计进行了四次破产。
这些老品牌曾几何时都缔造过行业传奇,如今陷入破产境地确实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当这些破产案例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似乎破产已经不是什么严肃且悲伤的事件,反而变成了堂而皇之合理合法摆脱债务的手段。
根据标普网站上找到美国规上企业破产类型统计,更是对这种“偏见”形成了直接的正反馈。2024年上半年受到美元高息影响,美国企业破产形式严峻,甚至一度出现逐月递增,单月数量创疫情后最多的记录。但相比数量,更值得关注是2024年上半年的破产类型。其中,重组的占比达到了65%,远远高于自2010年统计以来的占比,普遍超过正常年份的10个百分点以上。
细分领域来看,包含纺织服装的非必要消费品是今年破产的重灾区。行业内破产重组的占比接近60%。虽然略低于全行业的65%,但是已经是列明的11个行业中排名第4。从这点来看,越来越多买方选择破产变成摆脱债务的手段,在纺织服装行业内同样存在。这是商业信用崩塌的表现,对供应商是极大的利空。这也意味着,未来企业出口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伪君子”。
除了越来越高的信用风险,纺织服装企业也将长期面临更高的合规风险。目前有限全球化周期内,全球产业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为先。美西方通过产业回流系列政策,剥离中国制造,引发合规风险也越来越多。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之后的合规风险不再仅限于单个企业主体,而在于整条产业链。
欧盟近几年价值链合规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与ESG相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2023年5月欧盟推出了碳关税,2024年7月欧盟又推出了《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尽责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CS3D指令”)。
《CS3D指令》要求在欧盟内部市场经营的特定大型公司实施人权和环境尽责,以预防、识别、降低和消除公司经营及其供应链上的“不利影响”。尽管目前对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有限,但从这些迹象不难看出,越来越多曾经仅为行业尽责指南“软法”转变成了强制的法定义务,这也对国内企业的ESG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来源:中信保
上一篇:特朗普威胁:200%关税
下一篇:应对海外买方破产风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