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买方抹不开面子?1000多万元的损失让企业伤了里子2025-09-11

近年来,在国际政治多极化、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家居行业持续面临着诸多困难挑战。其中不乏大买方、老买方拖欠货款,甚至一言不合申请破产的情况。

我们从今年2月中国信保赔付了一则金额近1200万元的沙发买方大额拖欠案件说起。

案例介绍

早在2013年,A公司就与一美国买方B建立了合作,出口沙发家居用品。十多年来,与买方共同成长发展,高峰期该买方的销售一度占据A公司将近80%的业务额,双方合作紧密。据企业老板介绍,已经是朋友兄弟般的熟识。因此双方虽一直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但历史授权也都比较正常,甚至在春节企业资金需求较强的时候,还会提前付款。

2024年上半年,A公司按照订单执行计划陆续向买方B出运货物,应收货款金额累计超过200万美元。按照惯例,买方会在应付款日临近时主动发起对账,告知付款安排,但是这批的货款,企业迟迟没有等到付款消息。直到8月,A公司收到了B公司发来的邮件。

B买方表示因前期墨西哥工厂投资失败,流动性紧张,打算申请破产保护,所有货款已无力支付。震惊与失望之余,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的A公司,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信保工作人员,在中国信保的指导下,开展了债权确认、损因核实、海外催讨等工作。由于B公司已经提起了破产保护,企业一并委托中国信保就后续债权登记事宜进行跟进。中国信保就A公司损失按照保单约定进行了赔付,极大缓解了A公司的资金压力。

中国信保温馨提示

本案例中的A公司虽然之前也对买方资金紧张情况有感受,但碍于合作多年,仍希望支撑B公司挺过难关,有货物卖才有资金回流。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弟兄情谊的老买方,让我们的出口企业的里子深深受到了伤害。

对此,中国信保提醒,各出口企业不宜盲目信赖老买方”“大买方,交易过程中应做好收汇风险跟踪,防范风险。

一是尽量控制单一大买方在整体出口量中的占比,无论是从业务稳定性还是财务安全性角度,大买方如果发生风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二是定期的书面对账与催收。老买方因为合作关系深入,很多口头的沟通最终忽视了落实到字面上。根据中国信保的理赔和破产案件处理经验,清晰且书面的对账、付款计划与承诺、争议解决对出口企业的合法正当权益是极大的自我保护。

三是关注大客户的经营,从财务角度,合理的负债,充沛的现金流,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是企业抵抗经济波动的核心盾牌。

四是寻求专业信用保险公司指导。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是连续11年提及出口信用保险有关内容。我们建议出口企业在贸易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海外客户的风险化解和处置,积极寻求中国信保的信用风险管理指导。

来源:中信保

相关内容

内部信息登入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