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
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较上一年度提升32位,位列第46位,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是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中,跨境贸易指标排名从97位提升至65位,也提升了32位。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指出,要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同时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11月30日的G20峰会上,习总书记发表《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重要讲话,也提出将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
2018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9月18日、9月26日,国务院连续召开两次常务会议,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通关环节提效降费进行研究。
11月2日,李克强总理针对世行《营商环境报告》评估结果及相关工作,要求“再接再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018年10月13日,国务院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国发〔2018〕37号),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实施更高水平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健康发展。
二、2018年6月以来国家部委实施的主要改革
1、推进关检业务全面融合
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统一以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 6月1日取消通关单
★ 8月1日报关单、报检单合二为一
★ 申报单证、作业系统、风险研判、指令下达、现场执法实现“五统一”
★ 海关监管、检验检疫两大口岸通关作业环节历史性融为一体。
2、简政放权,减少进出口环节审批监管
★ 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
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能退出口岸验核的退出口岸验核”的原则,在口岸验核的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到46种。
★ 优化监管证件办理程序
从2018年11月1日起,除4种监管证件因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其余42种全部实现了联网核查。
★ 商务部调整《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
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了包括部分汽车零部件在内的118个税号的自动进口许可证。
三、2018年6月以来天津市实施的主要改革
天津市开展港口降费提效优化环境专项行动:
1、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
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港口降费提效优化环境工作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
京津联动,深化合作,共同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2018年3月至12月,天津市开展港口降费提 效优化环境专项行动。
2019年继续深化专项行动。全面实施降费、提效、治乱“三管齐下”,取得阶段性成果—合规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显著提升、治乱出清取得成效、出口货物直接运抵码头、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港口发展机制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
2、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
2018年9月底开始,在天津口岸实施大干四季度全面完成压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任务专项行动,再实施全面推行进口“提前申报”、在天津关区内实施通关一体化、深度融合关检综合业务、提高进口货物查验效率、完善进口货物通关7×24小时预约加班通关制度、在北疆港区实施“双优化”改革、实行通关效率通报制度等7项措施。
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港口降费提效优化环境工作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
落实国务院37号文件精神,围绕进一步降低和规范口岸收费、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口岸通关和港口物流服务效能和营造公开透明口岸通关环境等4方面,提出18条便利化措施。
京津联动,深化合作,共同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北京、天津商务(口岸)、海关等单位
★ 联合发布公告出台便利和措施
★ 联合组织宣传
★ 联合开展培训
四、天津口岸具体的便利化措施
提效、降费、信息化—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实现通关提效降费。
(一)具体的便利化措施——提效方面
1.推广提前报关模式,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支持企业采取进口货物提前申报方式。
2.实行当日申报报关单“日清”和“审单放行”限时办结机制。
3.完善进口货物通关7×24小时预约加班通关制度。
4.提高港口作业效率。集装箱码头提、落箱月平均作业时效30分钟以内完成比例达到60%以上,60分钟以内完成比例达到90%以上,车辆通过闸口时间平均不超过2分钟,服务窗口办理业务平均不超过10分钟。
(二)具体的便利化措施——降费方面
1.天津港集团公布“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
2.公布货代、报关行、船代、堆场、港口等收费目录清单,实行价格公示、明码标价制度。
3.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引导督促收费企业依法明码标价,清单之外不得收费。
4.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
5.免征港口建设费地方留成部分。通过先征后返的方式将港口建设费地方留成部分退付缴费人。
(三)具体的便利化措施——信息化建设方面
1.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目前,中国(天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过对接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实现与10个部门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和数据互联互通,具备了30余项服务功能,实现了货物申报,海运舱单申报,空运舱单申报,海运运输工具申报,空运运输工具申报应用覆盖率的100%。同时,天津单一窗口通过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和口岸工作实际,建设运行了跨境电商,平行进口车管理,出口退税,原产地证申报,金融服务,企业信用查询,联合查验服务等地方特色应用功能。
2.天津港集团实施“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企业通过“一站式”全程服务窗口,即可完成询价、订舱、装箱、陆运、报关、集港、结费、出单等一系列业务流程,实现港口服务“一单到底、全程无忧”,提高了物流环节的时效性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3.在天津港集团范围内全面实行集装箱“装箱单”、“设备交接单”及“场站收据”无纸化。完成全部6家集装箱码头公司的“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一体化”项目建设。
4.完善码头“网上营业厅”系统,实现了预约集港、提箱计划申报、缴费、综合查询等服务功能网上“24小时受理“,同时,设立天津港(集团)港口业务受理中心,“线上线下”联动受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