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险建设期订单融资助力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有单大胆接”2024-05-16

新能源企业H公司承建的瑞典汽车动力部分智能生产线项目实现出单,本项目是H公司执行的单笔金额最大的海外项目,由中国信保承保支持,为本项目的设备供货安装出具特定合同保险(以下简称“特险”)A款,保障范围为商务合同下未确立债权成本和已确立债权的应收款,针对H公司海外项目执行风险及建设期资金紧张痛点,本项目下为企业创新设计“订单+保单”融资服务模式,支持企业获得建设期订单融资,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案例。

通常特险模式下,出口方或承建方在执行项目过程中,需自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比如利用流动资金贷款、抵质押贷款等,此方式受限于出口方或承建方自身财务实力。项目建设期融资的还款来源往往是买方未来的回款,承建过程中成本投入风险通过商务合同中约定的终止补偿条款,形成对出口方或承建方投入风险保障的闭环,将建设期成本投入损失风险转嫁给ECA机构,尤其是主权级信用评级的ECA机构,基于该风险保障的增信融资便具备可行性。

这也是特险建设期融资方案不同于传统抵押担保增信融资方式,也不同于传统“保险+银行”的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重要原因——特险建设期融资是通过信用保险转移项目成本投入及收汇风险,银行针对性配套提供建设期专项融资。银行基于保单下责任限额、赔偿比例,设置额外授信并优化担保措施。保单生效后,通过中国信保、融资银行、被保险人三方签署赔款转让协议,打通未来赔款拨付融资行的路径。该方案可以广泛复制到H公司其他项目,乃至更多类似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海外项目,支持更多企业承接海外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有单不能接”的问题。

本项目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海外延伸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国在行业领域实现国际上高附加值、高技术制造“弯道超车”,有利于我国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向“新字号”升级;有利于业主实现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战略目标,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瑞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当地就业,提升当地人民收入水平。

来源:中信保

相关内容

内部信息登入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