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白双边关系稳定向好发展,中国对白俄罗斯货物贸易出口实现了“总量提升、结构升级”双成效。然而,受俄乌冲突长期化风险影响,白俄国内持续面临通胀高企、汇率波动、对外市场萎缩等现实问题,上述不利因素或将掣肘中白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企业赴白投资前应做好市场调研,可优先选择与高附加值产品相关的投资领域和项目,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预案。
白俄罗斯国家概况
白俄罗斯地处中欧平原,拥有丰富的森林、钾盐、泥炭和水资源,有“万湖之国”“万河之国”的美誉。其工农业基础较好,工业部门较为齐全,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发达,有前苏联“装配车间”之称。白俄罗斯虽是内陆国家,但位于欧亚运输走廊的十字路口,是联系独联体国家和欧盟成员国的重要通道。
白俄罗斯重点产业分析
(一)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是经济发展支柱,国际竞争力较强。机械制造业汇集了600多家企业,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25%。白俄罗斯机械制造工业具备较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其中重型矿山自卸车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矿山自卸车产自白俄罗斯。
(二)化学和石化工业
化学和石化工业全链条发展,钾肥出口全球领先。白俄罗斯在全球钾肥市场中位居第三大生产国,占全球出口量的五分之一,尤其在对中国的钾肥出口中表现突出。石化工业方面,通过国家康采恩等企业集团,实现了石油产品的综合开发与销售,同时在矿物肥、轮胎、玻璃纤维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竞争力。
(三)绿色能源产业
政府大力扶持绿色能源产业,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进程。白俄罗斯燃料资源、水资源和核能发电站储备严重匮乏,为加强能源安全,政府在电力能源领域进行现代化改造,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并颁布了一系列优先发展能源产业的国家级纲领性文件,中国企业有机会参与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
(四)电子工业
政府积极推动IT产业创新发展,电子工业特别是微电子领域发展潜力较大。白俄罗斯高度重视发展IT产业,积极采取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IT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超过30%,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机遇。
中白外贸形势分析白俄罗斯商品贸易规模有所上升
为了降低欧盟及其他西方国家制裁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白俄罗斯加强了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贸易往来,2023年白俄商品贸易规模有所上升。白俄罗斯2023年商品贸易出口规模由2022年的376.4亿美元升至400.4亿美元,进口规模由372.6亿美元升至421.4亿美元。
中白两国经贸规模持续增加
近年来,中白贸易便利化相关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双边经贸整体规模稳步增长,中国已成为白俄罗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外经贸伙伴,中国也成为了白俄罗斯第三大农产品进口国。据海关统计,2023年双边贸易总额84.4亿美元,同比上升67.3%,其中中国出口58.4亿美元,同比上升79.9%;中国进口26.0亿美元,同比上升44.5%。
中国对白俄罗斯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对白俄罗斯出口货物中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占比显著抬升,初级加工产成品出口份额缩减,出口产品结构呈现转型升级的典型特征。随着白俄罗斯政府购买电动汽车福利补贴政策的持续,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上升,加之中白双方在科技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或将保持对白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势,贸易结构具备持续优化的潜力。
结语
结合白俄罗斯经济结构特点和潜力,建议中资企业重点考虑在绿色产业、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与白俄罗斯企业开展合作,同时加强“中白工业园”框架下的投资。
此外,随着中白经贸合作中高技术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增长,以汽车、机械设备为主的出口产品占比或将进一步扩大,企业赴白投资前应做好市场调研,可优先选择与之相关的投资领域和项目,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预案。
来源:中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