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由科橘科技和普洛斯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联合举办的“产业日:探索国际供应链发展新趋势”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普洛斯展台举行。活动围绕“新消费时代”、“数字化”、“跨境贸易”等关键词,组织专家进行了圆桌讨论。上海科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总监徐逞、GLP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产品副总监陆静、美国新蛋集团中国区常务副总裁陈刚、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坚争分别从海关政策、企业实践、电商平台运营及高校人才培养四个方向对跨境电商贸易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海关政策解读部分,徐逞提出,中国跨境电商贸易政策从整体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4年是政策元年,以9610的提出,标志跨境电商正式对大贸发起冲击, 2016至2018年则是政策探索期,此时,为平衡跨境电商对大贸的冲击,4.8新政出台,跨境电商发展因此放缓。随后2019年至今进入调整期,国家通过前期对跨境电商运行的整体把握,已经可以明确跨境电商是对大贸的补充,而9710和9810的提出更是释放出国家对跨境电商将大力推广的信号。
陆静在徐逞的基础上,从企业角度补充到,在大的政策背景下,16年和18年对跨境电商来说是关键的发展节点。16年4.8新政新增跨境综合税征缴、货物清单申报等政策,使得企业不得不进行经营方式的调整,而18年194号公告,使得海关监管政策更加明确,这为企业合法合规进行跨境贸易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为跨境出口电商平台的代表,陈刚则从新蛋的具体运营、发展过程,对跨境电商政策进行说明。他认为,当前中国跨境电商中的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发货及时性和产品质量问题,而新蛋作为跨境出口电商发展新平台虽然为卖家提供了平台,缩减了出货成本,但同时也面临规范化问题,即如何实现申报的阳光化,避免灰色地带问题。
最后杨坚争则从人才方面对跨境电商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展望。他认为当下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暴露了人才缺口这一重大问题,而人才的短缺也相应地导致了跨境电商发展降速。目前国家已经从优化设置、确定培养标准、加强培养力度和加强实操能力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而未来,作为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还应开通线上跨境人才培养课程,建立跨境电商教育基地或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