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印度禁用阿里卖家、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阿里千牛工作台和Alipay Cashi2020-11-26

印度又有小动作!

今年以来,印度针对中国可以说是打压动作不断,继之前封禁224款中国APP之后,印度政府再次禁用43款APP。

印度再禁43款中国APP,包括阿里和速卖通

当地时间11月24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命令,根据《信息技术法》第69A条,禁止印度用户访问43款移动应用程序,这43款应用程序多数来自中国。

被阻止访问的移动应用程序包括阿里卖家(AliSuppliers)、千牛工作台(Alibaba Workbench)、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Alipay Cashier等

据悉,采取此举是因这些移动应用程序从事“有损于印度主权和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活动”。

以下为本次禁止的43款中国App完整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已经多次禁用中国多款APP,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公司APP在印度累计被禁用量超过200款。

印度多次禁用超200款中国APP

今年以来,印度已经多次禁用中国多款APP。

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度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

紧接着一个月后,印度再次宣布禁止47款中国APP

47种中国应用程序是之前被禁止的应用程序的“克隆”产品,即精简版程序,例如Tiktok Lite、Helo Lite、ShareIt Lite(茄子快传精简版)、Bigo Lite、VFY Lite等。

9月2日,印度政府又一次宣布禁用118款中国APP,这次的封杀范围包括了搜索引擎百度、视频应用优酷、腾讯旗下的热门游戏绝地求生和社交软件微信及企业微信等。

中国坚决反对印度的歧视性行为

针对印度频频违背市场规则,接连出台限制中国企业一系列歧视性、不合理政策的做法,中国也多次表示反对。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曾回应表示,印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违反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在海外企业遵守国际规则,合法合规经营。印方有关做法,不仅损害中国投资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损害印度消费者的利益,损害印度作为开放经济体的投资环境。

中方敦促印方纠正错误做法。中印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希望印方与中方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合作发展局面,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和服务提供者营造开放、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从始至终,印度政府宣布禁止中国APP的理由都是影响了印度的国家安全。然而,拿所谓“安全”为由禁用,实则对印度本身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印度快报》曾表示,这可能会让在这些平台上搞创作与工作的印度人失去收入来源和工作。印度新德里电视台也表示,禁令将给比如TikTok平台上的一些名人账号和政府机构号蒙上阴影。

“自力更生”后,印度自中国进口激增

印度总理莫迪在今年5月份提出要让印度“自力更生”的口号,此举被广泛视为想减少印度的对华依赖。首次禁用中国APP也是发生在这一口号提出之后。但是数据显示,今年印度自中国的进口不减反增。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商品在印度整体进口额中的比重再登高峰,从上个财年的13.7%一路攀升至截至9月之前6个月的18.3%,激增了4.5%,依旧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

“自力更生”并没有改变这一事实,分析认为,中国主要原因还在于印度进口商品性质,印度进口并非多是成品,原材料、配件等也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中国恰恰是这类进口的主要来源。

31岁的印度商人萨米尔·塔达尼来说,事实证明,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是一项艰巨挑战。他的公司从中国进口铰链、锁扣等,用于制造高端奢侈手包,最终出口到欧洲。他说,若使用印度制造的这些配件,客户们可能将流失。“印度配件的质量与中国的没法比……如果手包上的金属品牌标识粗糙磨损,你还愿意用吗?”

桑托什·卡姆波的公司每年生产手包300万只。他说中国制造商在该行业占据统治性地位,“目前进口几乎降到零,但原因是受到疫情严重影响。”预计一旦疫情消退,从中国的进口会很快复苏。

卡姆波表示,需采取更多举措让政府的口号落到实处,“要求消费者购买本土产品还不够,还需要推动国际品牌对印度制造有信心。”没多少人相信,仅凭喊喊口号就能达到自力更生。对印度一些贸易商而言,这连个新概念都算不上。

来源:外跨研究中心、外市场

相关内容

内部信息登入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