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P结算方式是否可以高枕无忧?2025-04-25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外需持续走弱导致海外买家的付款能力和意愿也在减弱,叠加近期多国政局不稳、经济下行,出口企业贸易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此背景下,相对安全的DP结算方式也可能面临失控。

家具企业遭遇拒收危机

广东省中山市一家生产家具的小微企业T与沙特买家签署了金额为44万美元的贸易合同,约定支付方式为“30%预付款+70%尾款出货前付清”。

T企业在收到买家支付的预付款后按时完成货物生产,然而发货前,买家却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让T企业先发货,并承诺剩余款项见提单副本付款。

T企业尝试与买家沟通但无果,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考虑产品是半定制化,且T企业与该买家已有数年合作历史,买家以往付款情况也良好,最终T企业在未收尾款情况下向该买家出运了该批货物。

然而,遭遇红海危机,这批货物实际到港日期比预期慢了很多。货物到港后,T企业多次通过邮件、电话催促,但买家一直没有按期付款,T企业面临钱货两空的危险境地,最终向中国信保通报可损。

中国信保出手调查显真相

接到报案后,中国信保立即委托沙特当地渠道介入调查。在实地走访勘察中,买家表示该批家具系用于当地的政府工程,由于T企业没有按期发货,导致买家面临相应的罚金,因此才拖欠货款。

经中国信保多次沟通,买家才承诺在收货后60天内分批支付货款。面对买家的还款承诺,结合实地勘察及资信报告,中国信保分析买家主要是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且短期内难以改善,如果放货,后期收回货款的风险较大,但是由于产品为半定制化,转卖难度同样非常大。

T企业投保的小微企业信保易产品单一买方赔付金额上限为15万美元,即使获得赔付,T企业依然损失惨重。综合考虑后,中国信保建议T企业积极寻求转卖途径以减轻损失,最终在海外渠道和T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该批货物通过打折转卖给第三国买家实现了最大化减损。

案件启示

1.提前规划,应对海运波动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持续增长,家具是大件产品,出口主要经海运,而海运价格易受国际局势影响扰动,如红海危机、船司调整运价等因素都会导致海运费用升涨。而为了保证时效和服务质量,建议出口企业提前规划,做好发货和补货计划,提前和物流商预约好船期和舱位,预留更多的运输时间,以应对可能的运价波动和运输延误。

2.严格风控,谨防DP风险

从本案可以看出,虽然企业采用了DP这种相对安全的结算方式,但是未对买家的经营情况作动态了解,在买家初次口头提出修改合同支付方式时,风险苗头已初显,但出口企业甚至未要求买家书面明确新的付款方式即盲目发货。

实际贸易操作中,很多中小微企业普遍采用贴牌的方式向海外买家出口半定制化或定制化的产品,一旦出现买家拒收情况,受限于商标侵权、不同国家转退运管理规定不一致等多重因素,货物处理的难度通常会较大。

建议出口企业要动态关注买家信用风险,如买家临时调整合同条款,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风险信号。同时,应及时与买家沟通明确新的支付条款,保留书面证据,以免后续无法依据合同约定向买家主张相应的权利。

3.及时通报风险,寻求专业支持

中国信保是出口企业的坚实后盾,在出口过程中遇到拒收风险时应及时通报,以便中国信保的专业追偿渠道尽早介入,为出口企业提供专业的货物处理建议,帮助出口企业及时止损减损。

在全球经济环境充满变数的今天,出口企业唯有不断提升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

分享:

相关内容

内部信息登入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