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在全球开拓新市场,但潜在的买方信用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如果买方用豪车接送,还热情邀请参观公司,你会觉得这是一场值得信任的合作吗?厦门某出口企业就因这样的“高规格待遇”,在开拓国外市场时信心十足地出货,结果却遭遇了货款久拖不付的尴尬局面。
案情回顾:从“诚意满满”到“钱货两空”
2024年初,厦门某出口企业在其传统出口市场站稳脚跟后,积极开拓新市场,在与国外新买方A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后,A公司不仅支付了部分预付款,还热情邀请出口企业前往其公司参观,全程豪车接送。出口企业深感买方诚意,双方顺利达成合作,并完成多批货物出运。
然而,故事的走向并不如预期。货物出运后,A公司仅支付了一小部分货款,之后便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甚至声称出口企业违反欧盟相关规定,但始终未提供任何书面证据。面对迟迟未能回款的困境,出口企业最终向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申请索赔,但因保险履约瑕疵,最终仅挽回了部分损失。
启示与教训:谨慎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既要有开拓精神,更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1.勿被买方表面假象所迷惑
从豪车接送到热情接待,国外买方在初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但热情和诚意并不等同于买方信用,无法真正掩盖买方信用问题。企业开拓新市场过程中,对于首次交易的新买方,应秉持谨慎交易心态,前期做好买方资信调查,合作过程中根据买方资信情况确定合理的支付方式及出货计划,避免首次合作便进行大额赊销交易的激进做法。
2.风险出现时果断采取行动
在本案中,出口企业在发现A公司发生风险后,未能及时向中国信保索赔,甚至在知悉风险的情况下仍继续出货,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贸易中一旦出现风险信号,企业应第一时间与中国信保联系研究解决方案,及时停止出货,避免“钱货两空”的局面。
来源:中信保
上一篇:掌握对账要诀,避免买家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