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美国能源部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及其他指定国家名单”的措施正式生效。
此前,美国能源部的一位发言人在3月14日表示,已经将其盟友韩国列为“敏感国家”。这一决定是在韩国总统曾短暂实施戒严、以及外界讨论首尔可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下作出的。
美国能源部在回应路透社的书面答复中表示,时任总统乔·拜登的政府在今年1月、拜登卸任前不久,就已将韩国列入“敏感及其他指定国家名单”的最低等级。
短期内难以解除
据《东亚日报》和韩联社报道,外界担忧此举将对韩美在尖端技术领域的合作、贸易谈判,以及需依赖美国支持的原子能协定修订等造成不利影响。部分韩国政界人士甚至批评此事件为“外交惨剧”。
尽管韩国外交部、产业通商资源部及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曾共同推进与美方的协商,但始终未能促使美方解除“敏感国家”认定。
对此,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近日在国会中表示,当前双方正在进行实务协商,但短期内难以实现解除目标。
舆论普遍认为,若要成功撤销韩国的“敏感国家”地位,至少需耗时六个月,甚至可能长达数年。有观点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或将以是否解除该限制作为对韩贸易谈判的谈判筹码。
唯一被列入名单的美国盟友
美国能源部敏感国家名单(Sensitive Countries List)指能源部在审查和批准外国公民访问、合作项目申请时,基于国家安全、核不扩散、地区不稳定、经济安全威胁或支持恐怖主义等政策原因,需特别管理的国家和地区的名单。
该名单按程度分三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危险国家”和“其他指定国家”。截至去年底,该名单共包含25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韩国被列入的是“其他指定国家”。韩国尤为“气愤”的是,韩国是名单中唯一一个与美国有正式盟友关系的国家。同样在“其他指定国家”名单中的以色列虽然与美国是事实上的同盟关系,但双方并没有签署正式同盟条约。
被列入“敏感国家”名单的国家的公民禁止接触美国能源部的先进技术,也不能与美国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共享,与能源部总部及其下属实验室的合作、设施利用、信息共享等也需获得特别批准和内部审查。
科技合作将受影响
韩国所最为担忧的也正是此举会影响韩美科技合作和韩国科技发展。从实际影响来看,据韩国“news1”新闻网报道,今后韩国的研究机构或政府机关若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将需履行过去无需的额外程序。
例如,“敏感国家”人员若计划访问美国能源部下属研究机构,须提前至少45天提出申请,并接受背景审查、执行特别安全计划等多项严格流程。韩联社引述韩国相关官员称:“确实会带来不便。”
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网、腾讯网等